BL腐书网 - 言情小说 - 七十年代娇气包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0

分卷阅读20

    就算这么挤,走廊里也养了两只鸡,现在的地方这么大,她舍不得浪费。但是她们不认识村里的人,跟谁都不熟悉,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昨天隔壁的秦婶子喊过嘉宁。

“见过一次。”嘉宁回道,只有昨天那一次对方给她送钱和饭,“昨天我们一起过去的。”

“嘉宁,你要不去问问秦婶子能不能找几只鸡给我们养?”昨天对方跟嘉宁说了什么段明明不知道,但能看出来对方看嘉宁的眼神比自己更热情,她觉得嘉宁去更容易松口。

“好。”嘉宁点头答应,然后去墙边喊秦婆子,“婶子,婶子?”喊了两声,对面没有回应,嘉宁刚想放弃的时候,有一个人从屋里走了出来。

“怎么了?”

嘉宁看了一眼,离得远看不清,不过肯定不认识,客气地问道:“你好,你知道秦婶子去哪了吗?”

秦巍发现虽然昨天晚上刚见过,但是对方已经把自己忘了,眼神沉了沉,最后回道:“不在家,你找她干什么?”其实秦婆子就在屋里,但是秦巍不想说,想听听嘉宁会说什么。

“那没事了。”嘉宁一听秦婆子不在家,知道段明明委托自己的事可能办不了,有些失望地回了一句,跳下石头就往厨房跑。

另一边回完话还想听对方回答的秦巍还没来得及接说下一句,就看到对方已经跑开了。

“老三,你刚刚跟谁说话呢?”秦婆子从屋里出来,手上都是面,老头子到现在还没回来,不知道在忙什么,她想着给儿子弄点饺子吃,再给隔壁那个小知青送过去一点。在屋里忙着和面没听见动静,听着儿子说话出来问。

“墙头有只小猫,现在跑了。”

“我当是什么呢,怎么跟之猫说起话来了。”秦婆子听到是猫没当一回事,“你爹咋还不回来呢?这要忙到多晚。”

“不知道。”秦巍摇摇头,记忆中秦老头就没早回家过,村里一大堆事忙活。

“不回家拉倒,晌午咱随便吃点,等晚上再包饺子。”

“行。”秦巍无所谓,这些东西他都没少吃,自然不会像他们这样在意,只是听到饺子嘴里不自觉的分泌出口水。秦巍感觉是身体的原因,好像已经好久没有沾到rou食。而且这里能吃到rou的机会不多,秦巍皱眉,嘉宁把rou给他们送过来了,她自己吃什么?

秦巍从椅子上站起来,昨晚他本想跟着出去了,结果今天早上被老两口联手拒绝了,头上的伤口确实挺严重,多走两步就晕,秦巍还想着养好身体把人娶回来,当然不会不顾身体出去,所以一上午除了早上出去一趟,其他时间就在家里待着。

上午听着隔壁没有动静,就知道她出去了,好不容易等人回来,没想到说了两句话又跑了。

秦巍一上午已经把家里的情况摸清了,后院养着两头猪三只鸡,其他空地种了菜,除了这些就没什么了。

穷,这是秦巍的第一反应,接着发现比他想象中的穷,厨房里米面都没有,只有一个缸底苞米面,这东西他还是第一次见,印象中产量挺高。

他吃过的苦远比这里的多,就算比这差的环境,他依旧能接受,唯一的担心就是某个小没良心的,然而对方好像过得还乐呵,秦巍听着隔壁女孩清脆的声音,感觉头疼都轻了很多,除了把自己忘了,好像没什么不好。

“老三,头还疼不?”秦老头一进来就看到儿子坐在走廊里晒太阳,不知道是不是眼花,他总觉得儿子跟以前变了很多,但是仔细看又觉得没区别,最后还是担心对方头上的伤。

“爹回来了。”秦巍睁开眼,“好多了,过两天就能出去。”

“不用忙着出去,多在家里躺几天就是地里的活也差不多该干完了。”秦老头在厨房门口舀了点水,把手洗干净,“你娘呢?今天咋没做饭?”

“还咋没做饭?缸都快空了吃什么?”秦婆子从屋里出来,手上已经没有面了,“昨天送了两个窝窝头,往锅底放了几块地瓜,凑合着吃吧,等晚上包饺子。”说着走到厨房盛饭。

“咋想起来包饺子了?”

“老三夏天拿回来的虾皮一直没舍得吃,我又在院子里挖了两棵白菜,下午放点rou,想着弄点不一样的跟陈知青送过去一碗。”粮食这东西谁舍得往外拿,秦婆子不想欠别人的,就算说好了等粮食下来补上去,也想先给人家点补偿。

“别包多了,浪费面,给她送完给老三留两个就是。”秦老头擦擦手,“地里也快忙活完了,今年能早歇几天。”马上要到腊月一到腊月天冷的要命,都想坐在家里,什么活都不干。与其拖拖拉拉,不如早干完早完事。

“早些会儿是好,就是大队里还有多少粮食够分不?”秦婆子有些担心,多少年留下来的习惯,歇工的时候顺便分粮食,要是粮食没准备好就歇着,大家肯定着急。

“也差不多,地瓜还有几个地窖没起,当时分下去的也不少,苞米还剩个几千斤。”秦老头说完又想抽烟了,说的轻巧,大队里几百口人呢,几千斤粮食放下去,连个水花都听不见。

“今年咋这么点?”秦婆子隐约记得前两年比这多多了,今年怎么也不该这么少。

“你忘了,这回多分了一回粮食?”秦老头问她,平常是一年分两次粮食,说完麦子分一次,过年前分一次,但是今年麦子收成不好,当时分粮食的时候,只有平时的一半多点。

虽然他千交代万嘱咐省着点吃,但是一半粮食再怎么省吃到掰苞米的时候也没了,大队里看着没办法,让大家凑合点下来的第一批苞米就先分了一点出去。

后来好的苞米交了公粮,差的就堆在大队里,剩下的就是地瓜了,村里有几个大地窖,专门用来放地瓜,只是每年产量不少,但是人不能一直吃这个。

就像他,年轻的时候都挨过饿,到老了胃都不好,要是一顿光吃地瓜,过会胃里就泛酸。

而且地瓜看着分量足,其实就饱一会,平时在家闲着吃行,要是干活吃他肯定撑不住。

秦老头也发愁,只希望明年的粮食能多收点,可别像今年一样。今年一开春天就不好,灌浆的时候没有雨水浇,靠人力地也没浇多少。

到了收麦子的时候更是,早不下雨,晚不下雨,偏偏麦子熟的那几天下雨,最后收回来的麦子好的没多少发霉的发霉长毛的长毛。公粮都是跟别的大队换了一部分交上去的,不然粮食也不会这么少。

平时麦子下来以后,大队里的人会偷偷把麦子拿到镇上去,给别人换苞米,这也是没办法,农村孩子多,哪吃得起精粮。

结果今年麦子不好,拿出去也没人给换,最后都是自家煮着吃了。

也幸亏撑到八月地瓜下来了,虽然饿,但是勒着腰带到底撑过去了